圓圈日

「圓圈日」這個構想是從「當和尚遇到鑽石」(作者:Geshe Michael Roach) 的第十一章「圓圈日的寂靜」中啟發來的。  作者對圓圈日的定義和規則:必須一個星期一次,必須保持靜默,必須完全集中專注於靜坐獨處,適度地運動身體 (仍然保持靜默)。  在這一天的安靜當中,必須完全不受干擾,給身體與心靈特別的一天。

「圓圈日」的意義,是將過於忙碌的不正常生活帶回屬於生命當下的靜謐常軌,脫離日常工作的僵局,去除單一的心態。 最重要的是帶著心遠離自我中心的焦點。

我從今年春天開始實行「圓圈日」。  不像本書作者一樣,一個星期有著固定的一天圓圈日,我選擇了每個月的第一個某週間日,那一天沒有排課、沒有趕場的演出或綵排。  實際上,只要不是上課天,就算是要綵排或演出,我都會回絕。  圓圈日當中,我不工作、不開電腦、不上網、不接電話、不練琴不作曲 (這些都是工作,不做)、不說話。 一整天我做些什麼呢?  念佛靜坐三小時,聽經三小時,讀經(論)三小時,親手寫信寫卡片祝福問候遠方的友人,整理陽台的花草、蔬菜、果樹,若仍有剩餘的時間,繼續聽經念佛。

實行圓圈日之後,我非常開心,圓圈日洗滌了一個月的疲憊。  這兩年來教學與演出的行程繁重,能夠靜心坐下來聽經讀經,成了生活中最令人雀躍歡喜的一件事。  只要兩三天不聽經,真的會不自覺地被業力習氣拖著走,誰知道會做出多少莫名其妙的行為與不理智的判斷。

進入心靈的寂靜與穩定中,心安住在無擾的圓滿中,它自然靜止,不追隨過去,不迎接未來,不執著現在。 這個時刻,些許的清明才會現前。  此時,面對自身的障礙,無畏無疑。

若能越過自己的心障,你就是在修行。
就能真正體驗到大德們的心路,而不只是模仿與玩耍而已。
這個歷程,會為自己的生命注入殊勝的因緣。】– 樂得師父

好喜歡讀樂得師父的書寫,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真真實實的修行過程。 師父說道: 「『菩薩』是一種非常嚴謹的修行狀態」。 這句開示簡直醍醐灌頂。  嚴謹地審視著自己的起心動念、言行舉止,觀察自己的念頭是否如法,是否真正朝著修行的路前進,不自欺欺人。  其中最大的挑戰就是,自己是否能夠超越自己的障礙,降服自己頑強的輪迴心,這樣才是真的在修行。 否則,只是消遣娛樂罷了。

每天都是圓圈日。  不論形式而言。  我勉勵自己守著這份嚴謹,降服自心,過完這最後一世。

廣告
本篇發表於 心歸淨土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

6 Responses to 圓圈日

  1. 小昭 說道:

    濃濃:謝謝妳的記錄和分享,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練習圓圈日。

    • Lady Oscar 說道:

      小昭:能夠練習就會體會到那份滿足和喜悅。 我排除萬難練習了第一次之後,感覺好像回到了在灣區的安靜、無擾的生活。 於是更期待下一次。 這是形式上的練習,真正的意義是內心的安靜。 形式上做熟練了,就容易落實在生活裡。 ^^

  2. ching-chang yang 說道:

    謝謝分享,但願每天都是圓圈日!我很嚮往這樣的境界,俗世有太多無謂干擾,情緒隨之起伏,
    讓我們渾渾噩噩的渡日。我們都非常需要圓圈日,靜下心來,試著回到原點,試著放下一切執著。只有擺脫輪迴,才能真正獲得解脫。

    • Lady Oscar 說道:

      Dear CC:人就是如此可悲,一個不小心就被外面的境界牽著走,一點自主能力也沒有。 所以修練的初步目標就是要牢牢看住自己的心,不讓它到處攀緣流轉。

      我們都需要長期在經典裡薰習,時時以經上的標準檢視自己,常常有警覺心,注意自己的念頭,養成不放逸的習慣。 共勉~

  3. Gibson 說道:

    您好,看到你標題是圓圈日,我想說把"當和尚遇到鑽石"作者這次12月來台的資訊分享給你知道一下,謝謝您!

    作者親自介紹台中講座: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g6gju0zI208
    作者親自介紹台北講座: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Z-Ck_J4vq4
    如果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上粉絲團,或者是Email給我!
    這次的講座很棒,希望您能前來參加!
    官方網站(關於我們): http://www.diamondshine.com.tw/about-us/
    粉絲團:http://www.facebook.com/pages/Diamond-Shine-Taiwan/271137929666327
    我的Email:cold78115@gmail.com (張先生)

    • Lady Oscar 說道:

      張先生您好:
      感謝您分享這份珍貴的資訊。 台灣的讀者有福了,可以親身參加講座,親自見到這位了不起的修行人!

      我很崇敬羅區先生,也很想參加講座,畢竟能夠見到羅區先生是難得的因緣。 但是我住在美國,年底無法回到台灣。
      我會把這個資訊轉寄給台灣的朋友。 希望他們能夠去一睹羅區先生的風采。
      謝謝~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